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让体育运动成为孩子们最好的“成长礼物”
2025-02-22 11:02:07   
2025-02-22 11:02:07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近日,宁夏教育厅正式发布《关于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,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。

005.jpg

宁夏新闻网记者  丁冬  摄

  在当今快节奏的教育环境中,学生的课间活动常常被边缘化,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则如同一股清泉,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,成为描绘一幅生机勃勃校园画卷的重要一笔。这份通知的发布,犹如一声号角,召唤运动重新回到教育的中心舞台。它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地推广,确保这些活动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在校园中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

  曾几何时,体育运动成了校园里的“奢侈品”。在升学压力的重压下,体育课时常被无情挤占,操场上的欢笑声日渐稀少。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挥洒汗水的权利,更让“小眼镜”“小胖墩”的身影在校园里愈发常见。

  “消失的课间十分钟”引发的热议,折射出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深切忧虑;而家长们为体测高分一掷千金购买高端跑鞋的现象,更是令人唏嘘。

  2小时,既是时间的标尺,更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,其深意还在于对教育理念的匡正。

  当体育课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,当运动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方式,我们期待看到:操场上跃动的身影多了,教室里的“小眼镜”少了;孩子们的笑脸更灿烂了,家长的焦虑减轻了;体育老师不再“卑微”了,课间十分钟重新热闹起来了。

  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——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健康成长,让校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。

  让中小学生拥抱体育,正像一股清新的春风,吹拂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宝贵的课间时间真正交还给孩子们,操场上、走廊里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

  然而,有了充足的时间,如何用好它,才是这场“课间革命”的关键所在。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要“有得玩”,更要“玩得好”。这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跑跑跳跳,而是要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、释放压力、培养兴趣。

  学校可以像一位巧妙的“运动设计师”,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,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。比如,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尝试趣味跳绳、转呼啦圈、跳皮筋、跳房子等简单有趣的游戏;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引入飞盘、攀岩等新兴运动,激发他们的挑战欲和团队合作精神。同时,学校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,开展锣鼓、武术、毽子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,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,避免因重复单一的活动而感到厌倦。

  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运兴则体育兴。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突破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”的困境,需要通过政策刚性约束、学校精细化管理、家校深度联动,只有当体育运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政策目标才能从纸面走进现实,时间有了保障,活动也就有了成效。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同向而行,中小学生才能身上有汗、眼里有光,在轻松中学习,在快乐中成长,让教育回归本真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宁任平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