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年货经济“火”起来,发展引擎“燃”起来
2025-01-19 07:59:21   
2025-01-19 07:59:21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”。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,各地年货市场越来越红火,线上线下,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。传统节日是消费的“黄金期”,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抓住“年货经济”这一契机,从1月7日(腊月初八)起,共同指导举办“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”,这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。

  传统节日,尤其是春节,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消费市场的“黄金期”。当“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”在腊月初八正式启幕,一场横跨线上线下、联动国内外的消费热潮汹涌袭来。这不仅是春节将至的热闹前奏,更是驱动经济加速前行的强力引擎。

  此次年货节布局宏大,亮点纷呈。从地域上看,各地协同发力,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国、辐射海外的消费网络。江西九江打响头炮,联动中部省份与电商平台,将年货展览与非遗展示完美融合,让年味在传承与创新中愈发醇厚;上海的“丝路电商过大年”瞄准国际市场,用特色旅游线路、海外年货专区等举措,拓展消费边界,实现中外互通;广西南宁早早启动与东盟的电商互动,中越边关年货节跨境直播,探寻区域合作的无限可能。各地电商平台更是妙招频出,福建“全闽乐购”聚焦品质升级,陕西“非遗民俗展演”唤醒文化记忆,北京“跨境优品”网罗全球尖货,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。

  回首过往数据,网络零售成绩令人瞩目。2024年1至11月,全国网上零售额高达14万亿元,同比稳步增长7.4%,网络服务消费更是一马当先,在线餐饮、旅游增速惊人。这背后是互联网与电商为年货经济筑牢的坚实根基,它打破了地域阻隔,让偏远地区的特色年货走向都市餐桌,让城市的时尚潮品飞入乡村庭院,供需双方跨越千山万水精准对接,市场潜能被无限释放。

  深入剖析,“年货经济”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呈连锁反应。在生产端,企业依据大数据“未卜先知”,提前布局生产;在销售流通环节,物流企业增派人手、优化线路,快递小哥争分夺秒,“年货专列”“快递专车”穿梭不停,保障包裹一路畅行。文旅产业更是借势而起,冰雪游、民俗游火爆,周边酒店、餐饮人声鼎沸,从门票收入到住宿餐饮消费,再到特色纪念品售卖,一整条产业链生机盎然,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与经济效益。

  然而,要让“年货经济”这一消费热点持续发挥作用,还需我们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上精雕细琢。一方面,持续拓展消费边界,不仅关注商品,更要挖掘春节期间的文化消费、体验消费,如线上民俗课堂、亲子手工坊等付费项目;另一方面,强化品牌建设,将老字号、非遗技艺与现代营销结合,推出限量版、定制版年货,提升品牌溢价。再者,深化国际交流,引入更多异域风情商品,输出中国文化精品,双向促进消费升级。

  “年货经济”恰似冬日里的一把火,温暖了春节,烧热了经济。只要各方携手,添柴加薪,持续挖掘其潜力,定能驱动经济腾飞之轮滚滚向前,驶向更加繁荣的未来,让每一个春节都成为经济增长的高光时刻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张忠德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