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地震面前,谣言和段子应止步
2025-01-06 06:51:24   
2025-01-06 06:51:24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2025年1月2日上午至1月3日凌晨,宁夏银川发生多次地震,其中数次震感较为强烈。截至1月3日22时,本次地震共造成6人轻微伤,无人员死亡,无房屋倒塌,震情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弦,无数人都在祈祷灾区同胞平安。按理说,此时本是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对抗天灾的关键时刻,然而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“杂音”,即谣言和段子,它们或是故意抖机灵,或是编排地震与灾情。这些所谓的“消息”,混淆了公众视线,占据了宝贵的公共资源。

001.jpg

宁夏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截图

  地震不是段子的素材,也不是谣言的沃土,网络谣言段子是一场信息“余震”,对涉及灾难震情的不实信息坚决零容忍,切勿让谣言成为地震的次生灾害。

  应该说,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,很多人都会出现恐慌、不安心理,势必会进一步唤起公众对自身场所安全的关心和担忧,但这也给了一些谣言和段子滋生、传播的空间。若人们对待谣言信以为真,对待段子真当玩笑,那么受灾群众的内心只会有更多的恐惧和忧伤,旁观的人们也只会表现出更多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的冷漠。如此,“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”战胜天灾的目标将无从谈起。

  所以,在地震面前,谣言和玩笑请止步。

  早在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,谣言和段子就开始在朋友圈蔓延了。

  “银川大逃亡,估计有一半人跑路了”“年度大戏逃离银川正在上映”“地震局的人可以集体辞职了”“银川太不安全了,还是连夜回老家吧”等等戏谑的言语成了朋友圈茶余饭后的话题,这些段子看上去似乎显得幽默、诙谐,却在无形之中伤害到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。

  当这些调侃的语言肆意传播之时,更多的人会将情感聚焦在银川夜间高速堵车的新奇、银川人民睡在车里的有趣、银川群众大量转移的狼狈上,而无视银川多年来地震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成果,忽视无数党员干部全力做好人员转移安置、物资筹集调配等工作的努力付出,漠视受灾群众在寒冬夜不能寐经历的苦难。而由此产生的旁观者心态,会进一步影响社会各界人士对受灾地区和人民的关心和帮助,会打击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的积极性,这对于受灾地区和人民战胜天灾来说,有害无益。

  除了调侃和段子之外,还有一个同样有杀伤力的语言,就是谣言。

  想想看,白天的地震刚刚过去,当地居民心有余悸尚未平复,冷不丁来几则“凌晨三点有大地震,我姑父是地震局的,刚给我打完电话。”“宁夏应急管理局给我二大爷所在协会打电话了有大地震”“前进街一个老旧小区楼震塌了”“地震砸死2个人”等谣言,蔓延开去将造成多大面积的人心惶惶。

  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,需要各方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在工作措施统一有序等方面形成合力。然而谣言的危害无异于动摇军心,甚至蛊惑受灾群众信谣言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,导致抗震精力分散、浪费救灾资源、影响救援质效,百害而无一利。

  对于各类谣言,我们每个有正义感的公民都要自觉抵制,不信谣,不传谣。

  对于恶意制造散布谣言者,还要让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。像此次涉震谣言,公安机关依法严惩造谣者,就是一次很好的警示,让那些妄图利用谣言吸引眼球的人看清并恪守法律底线,此之谓“让谣言止于法”。

  造谣、传谣,是对灾区群众感情上的一种伤害,是给困囿于灾害中的百姓添堵,是对正常的抗震救灾的一种破坏。面对此次地震谣言,媒体的反应与速度令人欣慰。地震发生当日,宁夏互联网辟谣平台发出第一篇辟谣信息,后被多家媒体积极转发,辟谣渠道随之扩大,辟谣信息公开透明地传递至公众。只有在第一时间捕捉网络谣言,快速全面参与辟谣工作,才能尽快澄清谣言,减少对公众的误导。政府与媒体也应及时回应公众关切,加强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科普宣传,让市民做到心中有数,真相与科学走在谣言前面,就能在辟谣防谣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。

  天灾面前人是渺小的,此时最需要的是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。只有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奔赴,构建起温情又高效的正向循环,才能汇集更多的资源力量,合力共为尽早战胜灾情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宁任评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