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 LAN SHAN WANG PING
2000多年来,商鞅“徙木立信”作为一个诚信和智慧故事一直被传述着:公元前356年,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,决心图强改革,便下令招贤,商鞅从魏国入秦,提出了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。但在变法之初,商鞅面临重重困难,除了既得利益者的反对,最重要的在于国家长期缺失公信力,百姓不相信国家会兑现许诺过的变法的好处。于是,商鞅制定好改革法令后,先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,贴上一张“告示”说,只要有百姓能将此木杆搬移至北门,就可获赏十镒黄金,但是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。见此状,商鞅又将“告示”改为:能将此木杆搬移至北门者,可获赏五十镒黄金。有一个胆大的百姓冒险一试,把木杆搬移到北门。商鞅当即兑现承诺,此人果真获赏五十镒黄金。商鞅此举为国家重树了公信,为变法奠定了民心,随后,变法新法令推行顺畅。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,为统一“六国”打下了基础。
《孟子·离娄上》有这么一句话:“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”
是说诚信是自然的规律,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,这一道理对于我们的政府同样适用。
但是现在有的地方“新官不理旧账”现象仍不时出现,前任规划的项目烂尾,前任定下的政策作废,前任承诺的事情不算数……
这是多年来影响一些地方营商环境的痼疾,其伤害的不仅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地方的经济发展,还会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,同时,也会影响企业诚信、个人诚信的养成。
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标杆,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法治意识、契约精神、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,也是信用经济、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”。
那么,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,具体怎么做呢?
“政府说话要算话”。
诚信政府是最优的营商环境,目前区域及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,有了好的项目或引进行业领军企业,各地总是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,争取项目尽快签约落地见效,但不能只在谈项目投资时一切都“没问题”,到了项目落地实施阶段遇到问题最后总是双手一摊“没办法”。
针对公共政策兑现不到位、办事渠道不畅通、协议履行不到位等问题,政府就要履约践诺,完善诚信履约机制,对公共政策进行兑现。
诚信政府还需构建亲、清政商关系,既要主动热情做好服务,精准高效透明实施助企纾困的政策,也要在办理过程中干干净净、阳光操作。
“新官也要理旧账”。
这既是对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考验,也是法治政府、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。
我国各级人民政府都是法人,法人在履行法律义务时,签订的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,只要是合法合规的,都要按时效按规定来执行落实到位,不存在换了新领导,政府就不再认账履约了,这是“人治”,而不是法治思维。
针对新官不理旧账,需要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障,规范权力运行,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,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乱作为,给后任留下“烂摊子”。
认真回应群众关切。
“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”政府只有不断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,人民才会对政府更满意,所以要增强政府为发展服务、为基层服务、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本领。
自媒体时代,政府、媒体、群众更需要真诚互动和良性对话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。通过这些努力,我们一定能够营造出风清气正、和谐互信的良好氛围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金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