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“老弱病残孕”,何来优先顺序?
2024-10-29 06:50:21   
2024-10-29 06:50:21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“肚子有小孩”,“别打人,别打人……”10月22日,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在南京地铁二号线上,一位老人将孕妇强行拉起,要求对方让座。而今,又一起“让座风波”在网络上发酵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。视频中的老人,不仅无视孕妇的特殊需求,更以强硬的态度和辱骂的方式,试图强迫孕妇让出座位。

003.jpg

新闻配图

  “又”发生了“让座风波”,也让大家不得不重新审视“老弱病残孕”在公共交通中的优先顺序问题。

  让座不是道德绑架,更非年龄特权。让座,本应是一种基于同情和尊重的自愿行为,是社会文明和道德风尚的体现。

  然而,当自愿行为被强制执行,甚至伴随着辱骂和暴力时,就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,是对他人权利的粗暴侵犯。

  在该事件中,老人的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道德的边界,演变成了对孕妇的欺凌。

  诚然,无论是老人、孕妇、残疾人还是其他任何群体,他们在公共交通中都没有绝对的优先权。

  让座的行为应该基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,而非单纯依据年龄或身份。

 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加重,需要更多的休息和照顾,这是公认的事实。

  而老人虽然同样需要关爱,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无视孕妇的特殊需求,强行要求让座。

  “老弱病残孕”不应成为争夺资源的标签。“老弱病残孕”这一标签,原本是为了提醒社会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照顾。

  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这一标签却往往被误用,成为了一些人争夺资源的工具。

  一些老人仗着自己年龄大,就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别人让座,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或辱骂的手段。该类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,也损害了老年人的整体形象。

  倘若“让座风波”愈演愈烈,迟早会倒逼出如铁路售票那样,一人一座,免得纷争。但是这种情况毕竟也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。

  “老弱病残孕”,并不是一个优先顺序的排列,而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标志。

  在公共交通中,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让座,而不是简单地依据这些标签来划分优先权。

  “让”是情谊,“不让”是本分。明晰了“老弱病残孕”的底层逻辑,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,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。

  重塑道德观念,倡导文明出行,势在必行。当前,须加强道德教育,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,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;需要倡导文明出行,鼓励人们在公共交通中主动让座、互相关爱、彼此谅解。

  此外,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服务。例如,可以设置更多的专座供特殊群体使用,加强公共交通的秩序维护和安全保障等。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,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、文明、有序的公共交通环境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苗瑞祥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