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让更多孩子享受平价且优质的“研学游”
2024-07-30 08:33:16   
2024-07-30 08:33:16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今年暑假,研学活动再次火起来,不少家长“一掷千金”为孩子报名。前不久,“月入1万元不够孩子研学7天”的话题冲上热搜,“天价研学”现象也随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(7月23日《光明日报》)

001.jpg

5月15日,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的宣纸产业园,参加研学游的小朋友在体验宣纸制作。新华社

  “研学游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,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。其特点是在游中“研”,在乐中“学”,寓教于乐。其目的重在开阔学生视野,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、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。

  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近年来,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,不少家长的教育理念随之发生改变。所以,每到暑期,很多家长都把“研学游”作为孩子假期活动的必选项。

  然而,随着“研学游”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,市场上出现“研学游”鱼龙混杂、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,甚至被家长质疑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。特别是价格越来越贵,以次充好、只玩不学等乱象频发更让不少家长苦不堪言。如来自广州市的三年级学生西西,在妈妈的陪同下,参加了一个6天5晚的北京暑期研学团,两个人花费将近15000元。“研学团一共22个孩子,配备了4名研学导师和1名地接导游,看上去挺专业。”但实际上,西西妈妈对这趟高价研学并不满意。“所谓研学导师,都是刚毕业不久或没毕业的大学生,带团经验和讲解能力不足。大部分景点还是让孩子自己逛,也没有配蓝牙耳机,老师的讲解根本听不见。最后,研学导师给孩子们发几张纸写个感想就算研学成果了。”

002.jpg

7月28日,在山东省枣庄市税郭镇一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成衣车间,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们在了解服装生产过程。新华社

  顾名思义,“研学游”肯定与传统的旅游不同,其以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,内容重在“研”和“学”。正如专家所指出的,“研”是基础,“学”是目的,“游”是载体。只有寓教于乐的“研学游”,才能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游中“研”有所得、“学”有所获,才能让“研学游”名副其实。那如何避免“游”而不学、“学”而不研呢?

  对此,笔者认为,并不是价格越高,体验越好。正如教育专家所建议的,“家长和孩子在参加研学时,不必跟风报名,而应该对研学有一些自己的选择、规划和准备。比如说报什么类型的研学,应该充分参考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,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。又比如,对于有意向的研学产品,家长可以对研学机构的资质和口碑做一些调研,确保研学活动的质量。此外,如果已经确定了研学活动,家长和孩子还可以提前搜集一些和研学主题相关的资料,作为研学活动中知识学习的补充。只有家长和孩子有规划、有准备,研学活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果。”

003.jpg

 7月25日,一名小女孩(前)在科学课上抢答问题。新华社

  为让“研学游”回归学习本义和育人本位,也为让更多孩子享受平价且优质的“研学游”,达到既能拓展孩子们认知思维,培养实践能力,又能历练集体生活习惯,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。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管理,助力研学行业健康发展。对那些价格虚高、安全保障不力,以及“名师讲座”沦为“与名校门合影”“货不对板”、粗制滥造等虚假行为,职能部门应及时依法依规查处,不给他们可乘之机,以维护研学旅行市场的正常秩序。同时,面对当前“研学热”,既需要家长保持“冷思考”、行业加强自律,还需其他职能部门予以配合支持。如博物馆、美术馆、科技馆、图书馆等,可依托各自的馆藏资源,开展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平价研学活动。

  相信: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,定能让研学游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,让家长不花冤枉钱、孩子不白费时间、研学机构也赢得市场和口碑,在实现“研学优”的基础上更好“热下去”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刘纯银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