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贺兰山青评
【贺兰山青评】警惕死亡游戏的死灰复燃
2024-11-15 07:26:57   
2024-11-15 07:26:57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近日,多地学生家长反映,一种“死亡游戏”流行于校园,该游戏被称为“梦回大唐”或“死亡三秒”。游戏通过特定的动作憋气造成缺氧休克,有的孩子在游戏后迅速晕倒,并曾发出尖叫,伴随满脸冷汗,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。据医生介绍,“死亡游戏”压迫心脏、抑制呼吸,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,大脑的血液和氧气相应减少,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会出现不同状况,严重者会导致意识丧失、全身脏器功能停止等,直接危及生命。我们需要警惕死亡游戏的死灰复燃,莫让生命之花因之凋零。

004.jpg

新闻配图

  披着游戏外衣的死亡游戏,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轻视。孩子天生喜爱游戏,“死亡游戏”披着游戏的外衣,让不少青少年抱着“玩一玩、试一试”的心态加入其中,但这一行为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。青少年精力旺盛,活泼好动,好奇心强,但对危险的认知不够深刻。这些游戏屡屡以“梦回”“新奇”“体验”等新名头实施诱惑,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窥探欲,让不少青少年无意之间将自己深陷危险之中。

  本质来讲,这类行为都是对生命的轻视。

  抵制死亡游戏,“围追堵截”和“循循善诱”要两手抓。早在2004年,教育部就对此明确表态,“死亡游戏”极易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教育部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、蔓延。

  清理封杀相关制造与传播的信息是抵制死亡游戏的首要措施。网络监管部门、互联网平台、未成年人占比较大的网站等要加强对屏蔽词的敏感度、对危险动作行为的画面捕捉要精准,及时筛查清理及时警告,针对恶意制造与传播的相关人士依法给予相应的惩处。

  与此同时,学校、家长也要对青少年加强安全教育。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,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,让青少年学生真切了解到这类游戏的危害,真正入脑入心。

  持续加强生命教育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。生命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。

  “没有哪个生命是不美好、不快乐的,好的生命教育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,应该给孩子树立相对科学的生死观。”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强调。

  除了在课堂上开展项目式学习、绘本教学、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之外,也应该发挥主体作用,校内外结合,发掘社会上的安全体验馆、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 ,通过生动的实践,让青少年们在体验中感悟,在体验中觉醒对生命的珍视。

  热爱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,健康游戏的缺位必然导致不良游戏的补位。坚决警惕死亡游戏的死灰复燃,校园、家庭、平台多方发力,持续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与心理安全教育,让生命之花绽放在世界的每一处角落。

  (作者:李心莹 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卓越新闻人才班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